燃文中文

第三章 七下西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我想,大家应该非常熟悉这位历史人物,他就是郑和。

任命一名宦官作为大使,代表天朝帝国远涉重洋与西洋各国进行外交联系,这似乎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别扭。在人们的记忆里,宦官翘着兰花指、嗲声嗲气的那种男不男女不女的丑态总会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人们不禁发问,堂堂大国,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像样点儿的官员出使吗?

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那么,永乐皇帝为什么如此信任他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和原姓马,云南人,很小的时候就已被送进宫中。朱棣在北平起兵的时候,他是铁杆的追随者,并在郑村坝战役中立下大功,后被赐姓郑。

如此看来,他很可能从小就服务于燕王府,是真正的嫡系。

而且,他并不是我们印象中宦官的那副奶里奶气的模样;恰恰相反,他身材魁梧。

当时朝中有一位官员袁忠彻曾描述郑和的面貌,他在着作《古今识鉴》中说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虽说可能有夸大的成份,但从中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郑和绝对不可能是那种有气无力、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

此外,他还具备从事对外联系的一些优势。

他既是虔诚的***教信徒,又信奉佛教,这对出使到宗教关系复杂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将大有帮助;同时,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也是领导远航的人所必不可少的。

另外,细心的读者可能已发现,从洪武时期开始,不少宦官就已经出使他国;永乐年间,也有宦官早于郑和担任出访大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朝廷看来,宦官属于皇宫内的系统,派内官出使更能代表皇室。

这么说来,这样的安排是水到渠成的了,由郑和组织远航也应该是可以令人放心的。

不过,他的船队条件如何?能经得起远洋风浪的考验吗?

先来看看他们的船只吧。

船只的大小在古籍中记录得非常清楚,把它换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后,我们还真有点儿不敢相信。

最大的船,也就是郑和乘坐的宝船,长150米,宽57米;据专家估算,排水量居然能达到近吨。与之大小相仿的宝船多达62艘,其余船只也有两百多只,船上官兵水手共两万七千多名。

舰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士兵铠甲鲜明,刀枪剑戟,寒光闪闪,令人生畏。

早在六百多年以前,我们祖先的远洋舰队已经能达到这样的规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永乐三年(1405),这支当时世界上阵容最豪华的舰队从福建五虎门浩浩荡荡扬帆起航,至宣德五年(1430)共二十几年时间里,郑和舰队先后七下西洋。

他们此行的使命是什么呢?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在同一个世纪,只是晚了几十年,西方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新航路开辟的序幕。

那个世纪末,哥伦布只凭排水量仅200吨的十几艘小船,发现了令人振奋的美洲新大陆。此后,麦哲伦所率领的船队更是一举完成了环球航行。

不过,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个时期的地理大发现在促进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极大发展的同时,却给非洲、美洲的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全副武装、配备火炮的郑和舰队远赴西洋到底有何目的呢?这会是一次与近代西方相似的入侵之旅、淘金之行吗?我想,这应该会是格外引人关注的一点吧。

闲话少说,还是赶紧跟上他们的舰队,一看究竟。

凭着惊人的勇气和精湛的技术,郑和的舰队在茫茫大海中,如履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淞沪:永不陷落 不再平凡 大唐:寒门枭士,岳父竟是李世民! 【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靖安侯 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