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中文

第十六章 第二章 父子恩怨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看《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中所记载的一件相关的事情。

永乐二十二年(1424)十一月,吏部官员上奏关于湖广按察副使舒仲成在某些方面处置不当的问题。

正当这位官员准备往下说的时候,一向仁柔的皇帝突然黑着脸,杀机暗露,接着就是冷冷的一句:“把他抓起来,打入大牢!”

不至于吧,谁没个打瞌睡的时候?出了差错,责令整改便是了。不过,一些熟知内情的官员心里明白,这明摆着是秋后算账。

原来,早在朱高炽还是太子的时候,时任御史的舒仲成曾奉旨查核地方赋税征收问题,两人在处理意见上有分歧。

这本来很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往往会有相左的时候。可是,在这件事情上,耿直的舒仲成冲撞了与正在南京监国的太子,梁子就此结下。

朝堂之上,不少人都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问题在于,这种场面,谁敢出声多说半句?

眼看舒仲成就要倒霉了,关键时刻还是得持重的杨士奇出马。

他在上呈的奏疏中首先说,皇帝即位以来,已经宽宥了之前不少获罪的臣子,现在却又追究前嫌,这容易使人无所适从。短短一句话,先将皇帝捧了一把,而后话锋一转,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力度拿捏,可谓恰到好处。

接着,他向皇帝讲了一个汉代的故事。

西汉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曾想召见卫绾。万万没想的是,后者竟称病推辞,这使景帝大为不快。谁能想到,景帝即位后,不仅没有收拾傲慢无礼的卫绾,而且还给予重用,此事一时成为美谈。

看到奏章句句在理,洪熙帝欣然接受。

这样的例子,在史籍中也并不少见,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朕有不善,患未知耳。知之,不难于改”。他是这样说的,亦确实是这样做的。

洪熙皇帝这一系列新政博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但他另外的一些措施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朱高炽发布诏令,宣布恢复了三公三孤之制。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了,为什么呢?

此制原本设于洪武年间,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而三孤则是少师、少傅、少保的总称,官品甚高,分别是一品和从一品,后为明成祖朱棣所废。

如果洪熙皇帝认为这个已被自己父亲废除的制度对于治国非常重要,一定要恢复,那也不是不行的,只是要不要找一个恰当的时间更为适宜呢?

明成祖七月驾崩,身为儿子的洪熙皇帝八月份就把这件事给做了,是不是显得太过唐突?正可谓尸骨未寒,干嘛这么着急?

为此,他曾对大臣们谦虚地说:“父皇雄才大略,可以不设此制。朕历练不足,希望恢复三公三孤制度,以得到这些股肱大臣的辅助。”

是不是他确实急于政事而不拘小节呢?

同年十一月,还发生了一件更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当时,洪熙皇帝朱高炽向礼部发布诏令:“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作奴仆的,全部释放为民,并归还已被没收的田产。另外,对因此事进言而受牵连的官员的处理也按照此例执行。”

此诏一出,人们大为愕然。

什么意思呀?这些官员不是被他父亲称为十恶不赦的奸佞之臣吗?怎这么快就赦免其家属呢?

关于这个方面,他也曾经对廷臣说过:“建文诸臣,遭到了极为严厉的打压和诛杀;然而,方孝儒等人都是忠臣啊。”

谁残酷地诛杀了他口中的忠臣?不正是他自己的父亲吗?如此坦然地正视父辈的重大过失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话虽如此,不过这事也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淞沪:永不陷落 不再平凡 大唐:寒门枭士,岳父竟是李世民! 【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靖安侯 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