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中文

第38章 还债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对于王奎要想买房接家人一起住的打算,王直是知道的。

但是王奎已经把钱给自己儿子还债了,有时候想想也没办法。因为这么一大笔钱要还的话也不是一两天能还上的,看儿子经营的还不错一年半载也许就能还上。

王直的儿子名叫王平!他对儿子的要求一直比较严厉,他相信严厉可以让孩子更懂事、学习态度更端正。

由于过度严厉,甚至变成了苛刻,孩子七岁就已经能背诵《论语》了。可是王直觉得还不够,还需要给他加码,于是就让孩子背诵理解《论语集注》这样的书籍。

虽然孩子认真,但是由于要读的书太多,人又小,所以很多地方就混淆了。每天下值回家王直就抽验儿子的读书进度,发现儿子结结巴巴,东拉西扯的,勃然大怒顺手把砚台丢了出去。打得儿子头破血流,下人惊叫,夫人也被惊吓的当场昏厥。

后来夫人对王直说“由于妾身愚蠢,所以生的儿子也不聪明,辜负了老爷的期望,所以领着儿子回老家,让老爷娶妾再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接续老爷的优秀。”

从此后,夫人领着儿子,带着仆人回了老家,留下王直一人在京城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里,王直回去过两次。

一次是夫人走了三年后,他算是有点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当时他已经官升詹事府詹事了,朝廷正三品大员。

那年春节王直衣襟回乡,连江西巡抚,布政使都到家里来拜访。此时正是他意气风发的大好时机!入得家来,夫人领着十岁的儿子都回娘家去了,躲着不见他。

王直郁郁寡欢,心里想着以后夫人也许想通了就回京城了。

没想到后来朝政变化、宦海沉浮党争混乱。王直已成别人的绊脚石,于是自动下野,混迹于江湖!这次他回到家时就没有上次那么风光了,只有泰和知县到他家拜访。

后来都知道王直失势,再也没有有身份的官员到王家拜访。王直也不太在意这些,回到老家已经一年多了,他都没见到儿子一面,因为王平听说爹要回来,他就告辞了母亲出外游学。

由于王直已经去除官职,也没有了俸禄,王直对于钱财很是轻视,所以更不会理财。几年后家里已经捉襟见肘,正好有四川好友邀请他到遂州县去讲学,他便辞别家人来到蜀中。

王平经过多年的努力读书,从童生考到秀才,更是一鼓作气考到举人。但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母亲帮人接绣活挣钱供给儿子考功名。

王平不愿意母亲受累,放弃再考功名,把家里最后那点积蓄拿出来做买卖。县里几个商人听说王平不读书做买卖,于是联合起来让王平参股,王平没有本钱就用老宅抵押一万两,借了富商几个一万五千两,打了借条。

每人入股二万五千两几家合伙在九江、芜湖一带收购蚕茧卖到江浙织房,由于朝廷开海禁,丝绸、瓷器、茶叶贸易呈几何倍数增长!海外的客商云集苏浙。全国桑蚕养殖面积大幅增多,向苏浙供应蚕茧的商人犹如过江之鲫。

江西气候温度适宜养蚕,于是江西的蚕桑业由此发达,一跃成为沿海丝绸原材料供应的大省之一。

茧丝绸行业的发达,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却又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发展丝织业,桑树的大量种植却挤占可耕农田。让整个江西优质的稻田改种桑树成风。国内大量的资金流入桑蚕行业,蚕茧织成丝绸卖出,换来海外大量白银再次流入丝绸市场,犹如滚雪球一样。

可观的的利润让各地的商人云集,竞争和垄断日益严重。

这次王平和伙伴们的优质蚕茧到了苏州货仓,等待织绸大老板的验收。

当天晚上王平几个合伙人一起请织房老板的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祁风华录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秦君临天下 在下风折柳 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大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