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的奇怪感觉:
因为楚德没有死于“雷击”,导致他成了最后一个“幸存者”,虽不幸被当众处死,但也因此得到了“复活”的机会,而这就让他能够在过去将自己引走,避免遭受“雷击”……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似乎是倒了过来——先有了楚德躲过“雷击”的“果”,才有了复活的他避免自己被“雷击”的“因”……
“还跟量子物理扯上关系了嘛……”
楚德不由得吐槽了一句。
在科学中,因果的定义是和时间密切相关的:某一事件导致另一事件发生,先发生的是“因”,后发生的为“果”。
但是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科学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在量子物理中,有着一些着名的实验——比如双缝干涉实验和延迟选择实验,其中就出现了“果”决定“因”的情况。
当时主要是在研究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然后经过一系列实验的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实验中,机器会向干涉双缝发射光子,如果光是“粒子”,那就会随机的通过左右两条缝,在屏幕上留下的就是两条杠;如果光是“波”,就会在经过双缝时发生干涉——与水波一样——留下一条条明暗相间的条纹。
然而,如果在干涉双缝旁边加一个探测器,用来探测光子到底是从哪条缝穿过的,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简单来说,假如在光子穿过干涉双缝时打开探测器,那么结果就一定是两条杠;而如果一直关闭探测器,那结果就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进一步实验表明,在实验中手动添加和撤除探测器,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光子穿过双缝后再添加探测器,那屏幕上就会是两条杠;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有探测器,在光子穿过双缝后撤掉,屏幕上就会变成条纹。
也就是说,探测器是在光子穿过干涉双缝后对光子产生了影响,但它却早已改变了光子在穿过干涉双缝之前的状态。
理论上说,在穿缝前是“因”,被探测后是“果”,然而这一现象却是“果”改变了“因”……
“不想了,越想越头疼……”
楚德忍不住摇了摇头,将杂七杂八的想法抛却,注意力重新集中在面前。
在楚德胡思乱想的时间里,他已经来到了大殿之外,这里如平常一般“正常”,曾经聚集的人群也早已不复存在。
楚德来此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找到侍卫——虽然他不确定对方此时还在不在这里,但毕竟对方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大一些,他就先过来看看。
然而,楚德还是扑了个空——他进入大殿一番查看,却没有见到侍卫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