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人民對官僚系統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政府和人民開始處於對立狀態,社會抗議運動不斷。因為改革的困難,政府很難用改革的方式來化解政府和人民的對立,因此有關部門開始用強制性手段來統治和控制社會,例如&ldo;維穩&rdo;。更為嚴重的是,在行使高強度控制過程中,本應當由國家壟斷的暴力開始私有化。一些地方政府&ldo;外包&rdo;公權力,導致了類似&ldo;黑監獄&rdo;等新事物的產生。一些發展商在&ldo;拆遷&rdo;過程中雇凶打人甚至殺人。結果造成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人民之間進一步的對立。
應當指出,在任何社會,社會抗議運動是一個常態,也並不是所有社會抗議都會導致革命。但是,具有政治意識的社會抗議,最終必然會導致革命。很多年裡,中國社會的很多群體性事件或者抗議運動,都是為了具體的經濟利益;但今天,中國社會各種意識形態紛紛崛起,在意識形態上分化社會的同時,也在給社會群體灌輸著政治意識。人們可以在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之間作選擇,發展出不同的政治意識。意識形態是行動的指南,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必然具有政治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既得利益集團也開始感覺到不安全。除了高強度的控制外,它們也需要在思想層面來論證其合法合理性。它們開始在各種思潮中尋找支持力量。不過,這些思想,無論是內生的還是外來的,對它們來說,都只具有工具性質。總體上說,既得利益集團處於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它們不思改革,害怕改革,恐懼於在改革中失去什麼。它們只知道不能做什麼,而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一些極端的甚至開始對改革進行&ldo;妖魔化&rdo;。
很顯然,當既得利益的終極目標是維持自己的利益,並使之永恆化的時候,它們已經完全沒有能力來超越自己的利益。當它們不能超越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政治的開放性就必然消失。而體制的封閉性必然導致革命因素的發生和發展。原因很簡單,當不能從內部產生變革(改革)的時候,外部變革(革命)就成為選擇。
經驗告訴人們,這些都是革命進程開始的早期現象,但是革命進程如何進行,還是要看是否存在有效的改革。如果在革命進程的早期實施有效的改革,那麼這個進程可以終止;但如果沒有,這個進程就會繼續,直至革命的最終爆發。歷史地看,當革命即將爆發之際,統治階級還會進行一次巨大的改革,可惜的是,屆時可能為時已晚。晚清的例子最為明顯。當光緒皇帝要改革的時候,慈禧太后等保守勢力殺了改革者,廢了皇帝。但後來,太后迫於形勢,為了生存,真的想改革了,並且改革的幅度和力度,甚至比當初光緒皇帝設想的還要大。不過,大勢已去,革命已經成為主動力,任何改革都已經難以挽回局勢了。
那麼,革命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在理想的狀態下,革命是你死我活之舉,即零和遊戲。但革命也往往導致一種同歸於盡的結局。無論哪一種情況,犧牲最多的是社會大多數人尤其是中下層的利益。每一次革命,精英也有犧牲,但與社會的大多數相比,微不足道。對政治來說,在中國的政治環境中,革命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沒有任何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變化,革命往往是一個再生產的過程,也就是重新走一遍。中國社會真正的變化在於逐漸的改革。改革因此符合各方面的利益,既符合社會大眾的利益,也符合既得利益的利益。
儘管革命很多情況下都以悲劇告終,但在既得利益集體無意識的情況下,這種悲劇往往是歷史的常態。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很難解釋中國歷史上循環往復的革命了。
很顯然,對目前的中國來說,改革絕對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改革屬於必需。
原刊於《聯合早報》2011年6月28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