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小时候总觉得大风能刮翻小木船,还好没有翻船过的记忆,米云记忆犹新的就是站在河边等船过河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一阵风吹过,会让人打冷颤,浑身哆嗦,尤其是早晚等船过河的时候,有时候被学校赶回来拿学杂费和附加费回村,第二天清早从家里往学校赶,就得早晨五六点起来,夏天还好,不怕冷,有时在渡口都看不到对岸,大雾遮挡住了近二百米宽的河道,船家也没有办法,只能在河道两岸弄一根长绳子连着两岸的石头,然后拉着绳子过河,不用划桨,米云上学常用的渡口在六组,那是一条小木船,船上一般只能拉五六人左右,船很小,如果同学多的时候,一般要等下一渡船。
米云记得700米处的一组渡口用的是机械化船,那个船大点,还是铁皮船,不过米云十几年也只用了十来次,九成的时间都用在六组渡口上,坐船不用给钱,因为大人都会承包学生一学年的坐船费用,船主基本不收本村学生的钱,只收外来人员和大人的过船费用,村里两个主要出村渡口都是默认的,不知道多少年了,可能米云的父母辈就是这样的,他们也是这样过河出村上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骑车上下学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还好说,咬咬牙,坚持一下,很快就能到达学校和家里的目的地,但米云的记忆中还有二三成的时间是走路回家和上学,不知道当时走路的原因是什么,车坏了,还是其他原因,全程也就十几里路,不到二十里路,骑车路程40分钟左右,步行路程也就一个半小时左右,不到二小时而已,碰到不好的天气,就比较作孽,就和难民一样,饥寒交迫,又冷又饿,艰难的结伴迈步走向回家路,碰上刮风下雨天气,就只能艰难前行,一两个小时的回家路,你能想象有多么难走,还只能走大路,不敢走近路和小路,实际上近路也近不了多少,就是个心理安慰,抄近路也就能节省一两公里距离。
漫长回家路上,不是脚累,主要还是肚子饿,下午五六点回家,到家七八点左右,到家基本上都是天黑了,那时候全靠一众小伙伴相互跨白话前行,在村渡口开始慢慢分别回家,一路回家路,一路相互依依不舍的告别小伙伴,因为很多伙伴,一周也就放学回家的那天能见一面,米云初一,他们五六年级,米云六年级,他们五年级,也有比米云高一年级的几个学长一路同行。那个年代上下学的零花钱不多,一两小时左右的上下学路上也不会买零食吃,哪怕穿过一里路左右的街市,看到零食和吃的也就能过过眼瘾,开启望梅止渴模式,尤其放学回家路上不可能还有钱,上学半周,零花钱就基本花光了,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坚持到周五放学回家来花,不止米云是这样,同村的十几个伙伴也是如此,不管家里条件好坏,钱财都留不到放学回家,那时候学校里都有小卖部,多少零花钱都能提前花光。
米云可以暴露一点隐私,说句玩笑话,也是实话,米云周日去学校,周五回家,有很多时候周日就花光了一周的零花钱,然后周一到周五买菜都是赊账,一日三餐的菜都靠赊账,学校小卖部和外面的小卖部都可以赊账,尤其我们住宿的学生,他们都比较熟悉。周日去学校,周日就能花光一周的菜钱,然后周三去前吃自己从家里包的盐菜、腌制菜和炸辣椒,油炸蚕豆和鱼,找同学匀点菜,自己带的菜吃完了,就只能吃光白米饭,实在吃不下,就去小卖部和卖菜的农户赊账,然后第二周过来上学的时候还账,然后循环的赊账,周而复始的完成一整学期的循环。
现在想起来都比较惭愧,那个年代的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一餐菜钱也就一两毛钱,从小卖部赊账,主要买的就是油炸蚕豆和油炸花生米,既能当零食,又能就大米饭吃,一毛钱一酒杯的花生米和蚕豆,贫穷的年代过着贫穷的生活,加上一群不善理财的小伙伴,村的的小伙伴从五六年级开始就要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