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木白心知能夠分到這個單獨房間的確是虧得小吏們照顧了,否則以兩小孩的體格要是遇到成年人,多少是要吃點虧的,遂帶著木文向小吏行禮道謝,此舉反倒引得小吏們有些赧然了。
或許有人要問了,這間尋常的牢間怎麼就能做10了,不都是標配嗎?
其實,關鍵就在於這透過不過一臂長的天窗投入的那一抹亮光,這在監獄中可是十分有講究的。
作者有話要說:
王老先生:知識就是力量,徒兒啊,感覺到知識的厚重了嗎?
木小白:……我竟無言以對,不是我腦洞不夠開放,是元兵這操作過於離譜啊!!
元朝沒有明言人分三六九等,不過在悄悄話裡面還是分了等級的,第一位的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除了蒙古、漢人以外的民族,比如中西亞歐洲人等等),漢人(這裡是北宋地區,早於南宋地區被蒙古人統治的漢人)、南人(南宋人)
這個劃分其實是十分微妙的,首先他將漢人分為了南北,某種程度上有些讓你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意思。蒙古人+色目人的人數太少肯定搞不過漢人,於是就來個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其實也是挺天才的舉動,奈何這個招數元人沒能玩轉。
方法是好方法,但操作起來全是bug,一方面是元朝當時的蒙古和漢人之間的劃分可以說是油水之隔,絕對不允許漢人的血脈侵入蒙古血脈,所以兩族間是沒有灰色地帶的,非黑即白。
其次是元朝的商業過於發達,南人更擅長經商,糧食布匹也更加充裕,有小票票的自然話語權就上去了。
最重要的是,說是說北人的地位高於南人,其實也沒差多少,在蒙古人眼中都是可以隨意剝削欺壓的存在,南北人感覺沒什麼差異,自然也就不吃你這套。
元朝倒台後清朝上位,同樣是少數統治多數,清朝就要更聰明點(當然,是因為前頭有前車之鑑),他們就把用漢人對付漢人這個把戲玩的更轉了點。
清朝搞出了個抬旗的說法,將一些有功的漢人納入滿族的貴族行列,這個手段最早是放在了從明朝收編的火器營上,當時為了讓這些火器營跟著清軍走,那是一批一批地抬旗,不過等到王朝中期清政府忽視火器之後,加上為了削減開支,又開始鼓勵漢人出旗(當然,滿人也能出)。
清政府當時還區別了加入滿籍的漢人的稱呼和待遇,劃分了群體差異,把各種身份都玩出了花。
滿族以及被抬入滿族的臣子在私底下可以對著皇帝稱為「奴才」,而漢族的臣子無論公私都只能稱為「臣」。
所以當年看《還珠》的時候很多人吐槽說爾康說「臣福爾康」是僭越,其實沒有,他們家是漢包衣(按照令妃的身份來算),比漢人高一點,但不如滿族,的確是只能稱「臣」不能說「奴才」
是的,在清朝,「奴才」>「臣」。
奴才等於是皇帝的家人,是家僕(受法律保護,有工資,有鐵飯碗,還能科考,和奴隸是不同的),而臣永遠是外人,如此手段就讓一些人產生了優越感,並且樂於去管理和壓榨底層漢人。
時間久了,清政府就做到了以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當然,也付出了血脈、文化各方面被漢化的代價。
不過說真的,軍臣之間玩這種心機挺沒意思的,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怎麼做事人家看得懂的,你不拿真誠對人,人家就把這當工作,懷揣著一種不犯錯就是對的心態怎麼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咧?
不過也沒法子,中華文化的吞噬融化和消化性太強了,基本沒多少文化和華夏文化碰撞後不被侵吞併且轉為我們一部分的,死撐著不肯融入的最後都被搞掉了。
比較鮮明的例子就是樂器。
基本所有兩個字的樂器都是外來者,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