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中文

第18章 高岸为谷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了吗?人有感识不假,但这世界难道只有这五感六识吗?”

乐东云被他这么一问,思想顿时波澜起伏,如一艘久驻平静港湾的大船,满载着刚驶出港口,就被突如其来的浪花迎面撞个粉碎,一时不知道如何辩驳,只得道:“天的重数,我确实不知,此类尖端问题,自屈原发问到今,未曾听闻有谁弄清楚过,既然如此,这有什么意义呢?天地宽广,而人生短暂,又有谁能看遍世间每个角落?但形、声、色、味、触五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三岁小孩凭感官就能知晓的道理,岂会有错?”

“有些问题你我不知,未必无人知晓;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也不意味着无人能解,它们的意义只有解开后才能知道。”叶闻道试图逐渐瓦解乐东云的认知结构:“世人所谓的通识常理,其本质不一定正确。人一旦选择坚信某种观念,就必将排斥另外一些观点,这是信念带给人的认知屏障,不突破它,就无法到达真知。不仅是人,任何一个族群、国家有了文化信念,就会逐渐对固有认知抱有过度的信心,如长时间不去干预矫正,它会发展到自我闭塞、党同伐异的境地。经验越丰富、文化越深厚、历史越悠久,就越容易对新生或外来事物产生认知屏障。由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有极限的,因此固有认知越多,对未知领域的包容性就越差,越不可能达到真知全知。”

这一席话既深刻又尖锐,乐东云听得既动心又刺耳,叶闻道看出他的思想顾忌,进而说:“就拿乐兄弟来说,这些年你四处寻父踪迹,走南闯北,眼界不可谓小,但你对国域的认知似只停留在上古华夏‘九州五服’的蒙昧阶段,那天山以西的世界,条支海、西大食海或更加遥远的地域呢,又有多少了解?”

乐东云出道以来,北抵河间,南达五岭,十年里驾马踏遍了大半中国,自以为纪游无数,但听到这里,不免有些颓丧,低声道:“自然不太了解。自安史之乱后,河西之地尽归吐蕃、党羌掌控,西域的消息再难流入玉门关内,条支海偶有听人说起,算来还是玄宗年间的旧闻了,至于西大食海则闻所未闻。这些年我都是在国内寻找父亲的踪迹,至于异国番邦,并未踏足,各地的风土人情就更不知晓了。”

“是啊,你把境外称为‘异国番邦’,在称呼上就区别了主从,判分了高下,这观念与李家的两位公子、项在恩等视我雪岭三派为‘戎狄’是相当的。”叶闻道一脸苦笑:“要想‘华夷五服’的思想出自千年以前,如此朴素的观念,居然沿用至今,并在民众心中仍有如此高的生命力,这在叶某看来不可思议。无论是你们对本土文化过度自信也好,或者受地理、战争等条件限制也罢,这说明汉家已经在主观上排斥其它文化,甚至对外来文化、未知世界放弃了探知。家师称这种状态为文化的自我保持或自我封闭,也就意味着汉家文化将长时间处在饱和状态,难以从其它文化中汲取营养。果真如此,即便将河西走廊划归大宋,西方思想怕也难在贵国立足。”

乐东云见他褒贬本国,心生不满,正色道:“人种地域都有差异,文化自然也分高低。哪有舍本逐末,群起效尤的道理?何况文化必须根植本土,那些标新立异的外来事物流入我国,如果国中百姓无从适应,落地不能生根,那是其自身有缺陷,不能说是我们排外了。我汉家学子向来谦卑谨慎,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先贤古哲留下的巨着煌煌,典籍不计其数,我们穷极一生都翻阅不完,哪有闲情去研究那些无根的外来事物?”

“这正是问题所在!”叶闻道斩钉截铁地说,如同身在天山首峰的论坛之上,对着台下听众辩述:“贵国历史悠远,文化深厚,自古贤哲辈出,这是他国不可比的。但也恰因前人思想沉淀过于丰富,后世学子见到那些浩如烟海的书籍时,便直观地认为世间知识都在其中。他们关起门来日夜苦读,学问不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永恒仙帝 仙鸿路 龙魂令之神祭 家族修仙之我为老祖 洪荒:从小妖开始崛起 九渊江湖 仙子请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