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这年二十八岁,以前是赵王王镕的手下,现在在后唐统领禁军,三十三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60年,赵匡胤开国登基,海内才得以统一,他就是五代十国的终结者。不少人都说,这正是因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一片诚心感动了上苍,才生出了赵匡胤这个真命天子。
却说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屡立战功,李嗣源能够做皇帝,也亏得他带兵首先赶到支援,李嗣源才能够号令各军,所以李从珂就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和安重诲不相上下。
有一天安重诲设宴,酒席上这俩人就开始自夸功绩,毕竟李从珂是个武夫,没什么文化,几句话说不到一块,他站起来就要打安重诲。安重诲自知打不过李从珂,就赶紧跑了,才免得被揍。第二天,李从珂酒醒了,对自己昨天的卤莽举动很后悔,就去找安重诲赔罪,安重诲虽然嘴上说没啥,却仍然对李从珂怀恨在心。
明宗听说了这件事,就派李从珂去担任河中节度使。李从珂喜欢打猎,经常出去打猎玩。安重诲就想要趁机害李从珂,于是他假传密旨,让河东牙内指挥使王彦温把李从珂赶走。王彦温接到安重诲的命令,正好李从珂这天出城去看马,估计是想买匹好马,王彦温就让手下关上城门,不让李从珂进城了,李从珂进不了城,就问城楼上的王彦温:“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城?”王彦温说:“彦温不敢负恩,但是现在有枢密院的密札,请你入朝,不必回城了!”李从珂没办法,只好先暂时退到虞乡,派了个使者进京上表,报告皇帝。
明宗李嗣源对此事毫不知情,接到了李从珂的奏章,自然就要问问安重诲了。安重诲一看,这事皇帝知道了,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就说是奸人妄言,应该去加以讨伐。我们枢密院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这是有人胡说八道,他这样说其实等于是说王彦温自作主张,跟我没关系。明宗就想把王彦温骗到洛阳来,好当面问问他,于是就任命王彦温为绛州刺史,催他入朝。但是,假传圣旨的安重诲怎么能让王彦温入朝去见皇帝呢?那不就露馅了吗?所以他就一再请明宗发兵去讨伐,最后李嗣源就派西都留守索自通和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率兵去讨伐王彦温。而且明宗还当面叮嘱药彦稠,说:“王彦温不让李从珂入城,估计是背后有人主使,你到了河中,要把王彦温生擒回来,我要当面向他问话。”药彦稠领命而去,到了河中,王彦温还不知道京城里边发生的这些事呢,就出城去迎接。不料他见了药彦稠,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刀锋已经砍了过来,王彦温登时人头落地。
药彦稠杀了王彦温,把他的人头送到了京师,明宗气得要命,恨药彦稠竟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下旨要严惩,安重诲就出面为药彦稠辩解,结果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这插一句,药彦稠杀的这个王彦温,另有记载说他姓杨,叫杨彦温,到底是姓杨还是姓王,并不重要,咱也不考证了。
李从珂心里明白,这是安重诲在设计自己,于是也去见皇帝,明宗心里肯定知道咋回事,所以他不让李从珂多说,让他赶快回家。安重诲又让冯道、赵凤等人弹劾李从珂,说他失守河中,应该承担责任。唐明宗实在忍不了了,就说:“我儿子被奸党算计,是非还没搞清楚,你们怎么也说这样的话,难道是要置他于死地吗?我想你们也是受托而来,未必是出自本意吧。”冯道和赵凤两人无话可说,心里也觉得挺惭愧,就退出去了。
................
知识卡片:
咱们今天提到了一位诗人聂夷中,他和大诗人杜甫一样,都属于现实主义诗人。聂夷中字坦之,生于唐文宗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死于后梁初年,他出身平凡,不是名门望族,所以生卒时间和家世都不确定。
聂夷中长期生活在农村,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他少年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每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