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中文

第三章 一波三折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明朝正式迁都。仅仅过了两三个月,他们在雄伟的宫殿里屁股还没坐热呢,一场突如其来的雷火将奉天、华盖、谨身等三大殿化为灰烬。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在眼前,真令人痛心。

每当这种大的灾害发生的时候,不管信与不信,封建帝王都必须诏求直言,甚至下“罪己诏”。在这种场合,不管下面的官员提什么意见,君主都不应降罪。

因为,在当时士大夫的心目中,这是天降灾异以警醒统治者的一种征兆,必须群策群力,以期及时补救。

尽管永乐皇帝心中苦闷,他也不得不履行这种职责,按规定下诏征求针砭时弊之言。没想到,一场轩然大波由此拉开序幕。

一部分官员借此机会对迁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贸然将国都迁到北京,违反了祖制,这才引发了三大殿的大火之灾。显然,在今天看来,儒家这种天人感应的言论难以服众。

那这些不同的声音是否都是错误的呢?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反对者还有哪些意见,才能对此做一个更全面的考量。

他们的另一个观点又回到了经济的问题上来,这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我们前面提过,明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越北方。原来的京师应天正处于富饶之乡,有坚实的经济后盾。

迁都之后,面临的是一个长年累月的南粮北运难题;而且,粮食北运需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想来,他们的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

所以,上疏反对的官员也言之凿凿,振振有词。其中,主事萧仪的言论尤为尖锐。

朱棣一怒之下,将他处死。皇帝的这一举动令所有人大为愕然。

不是御诏求言吗?按照皇上的旨意上书言事,也要搭上一条命?

显然,这所谓“修省求言”,只不过是表面文章,说说而已;萧仪脖子上被砍上的那一刀就是赤裸裸的恫吓。

非得要用暴力的手段来封住别人的嘴吗?难道迁都北京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其实不然。

朱棣应该相信他们两代人漫长的国都求索之旅的成果。

终明一代,其所面临的敌人主要是“南倭北虏”。也就是,在南方朝廷所要对付的主要是倭寇之患,这在明朝中后期影响较大。而在北方,从明初开始,最叫人抓狂的莫过于蒙古骑兵的骚扰。

故而,这爷俩总想把都城迁到北方的行动显然是具有较高的战略眼光的。

当然,这样反复的辩论意义并不大,事实胜于雄辩。那历史的发展最终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呢?

尽管北京成了一国之都,天子守国门,但在明代历史上,蒙古人仍然两次突破长城坚固的防线,兵围北京。

这两次国家紧急状态分别出现在正统和嘉靖年间,都引起了国人极度的恐慌和激烈的北京保卫战,结果怎样呢?

北京既然是国家心脏,当然不容有失,军民皆表现出来誓死保卫的决心,可谓众志成城。另外,其城墙之坚、城防之密亦是国内其他任何一座城池所无法比拟的。

最终,蒙古骑兵始终无法再进一步,攻进城内,最多也只能在城外洗劫一番,弃城而归。

试想,如果北京不是国都,在万里长城这样重要的防线被突破之后,谁还有决心去死守?

而失去了长城这道屏障,辽东、宣府等“九边”防线上的相关城池也难以防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敌方骑兵不断冲击,估计北方亦危。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前车之鉴的。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一个割据政权把包括北京在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风雨话东周 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 红警大中华1985 少女帝王君在臣下 漫威之别拦我,我想死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妖孽丞相赖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