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中文

第四章 厚往薄来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当时,在与当地的统治者会谈之前,郑和都会先宣读圣谕,并建议他们入朝觐见。不少国家也顺水推舟,派使者坐上明朝豪华的顺风船,随船队来华,进京入贡。

这本是国家间的政治往来,但永乐帝同时给予的优惠政策更吸引了众多来自异国的目光。

他继承了明太祖“厚往薄来”的对外政策,对入京进贡的使团给予优厚的赏赐;对随使团来华贸易的各国商队皆免征关税,并公款招待。

这样的政策诱惑力太大了,很少有商人能对之产生足够的抵抗力。

因此,这时期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个小国的访华使团往往达到好几百人之多,而且常常一年入贡多次,以至于后来朝廷不得不限制其朝贡的规模。

这不等于限制贸易规模吗?还有人怕生意做大的?

显然,这不是正常的经济活动,朝贡贸易给明朝政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那么,明朝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到底原因何在?

《明史·郑和传》中写着两个原因。

其一,永乐帝怀疑建文帝逃到海外,为了追查他的下落,故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不过,这一定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如果真要到茫茫海外查寻,最好的办法是暗地里秘密地找,就像前面所说的胡濙那样。

如此大张旗鼓地扬帆出海,无异于给建文帝通风报信。

而且,如果真出于这个目的,郑和也不用终永乐一朝持续不断地下西洋。随着朱棣皇位的日渐巩固,建文帝的威胁也在日益减小,根本用不着如此大费周折。

我们再来看看该书所述的第二个原因:永乐皇帝欲向西洋各国展示我国的军事力量,让他们了解我们国力的强盛。

如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朝廷要费这么大的劲组建超级舰队远赴大洋彼岸。

可是,当他们淋漓尽致地在各国面前威武地一秀风采之后,似乎仍然意犹未尽,西洋一下就是七次,先后二十几年无怨无悔地在狂涛恶浪中来回往返,在这背后是否还藏有深意呢?

在我看来,永乐皇帝还有更深一层的政治目的。

在中国古代强盛的封建王朝,帝王往往皆有天朝上国的观念,都希望在自己的励精图治之下出现“威德遐被,四方宾服”的盛世局面,朱棣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不断派遣郑和到海外去,不仅展示了实力,还招徕朝贡。

实事上,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各国纷纷遣使来华进贡。

其中,永乐十一年(1413)达到了最高峰,当年共有包括东非沿海的木骨都束与麻林在内的十八个国家的使节进京入贡。

故而,《明史》亦赞:永乐时期,友好通使地区“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古代的君主往往都是自我中心论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这不止体现在内政上,外交也同样如是。

在他们的眼中,几乎所有的其他国家都是自己的藩属国,都把它们当作子民之国。

因此,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永乐帝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这样的天下观。

郑和给各国所带去的诏书中,除了关于朝贡的内容之外,还常常劝导各安本分,不要恃强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这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也确实付诸行动。

当西洋海域出现海盗时,郑和的船队义无反顾,也责无旁贷,以维护海道安全为己任。

当有国家出现佞臣作乱时,郑和的军队必定把他们绳之以法。

永乐十一年(1413),郑和再次远航。返程途中,在得知苏门答腊的贵族苏斡刺起兵叛乱、国王宰奴里阿比丁无力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淞沪:永不陷落 不再平凡 大唐:寒门枭士,岳父竟是李世民! 【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靖安侯 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