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中文】地址:www.ranwenzw.cc
第一就是精英政治的正常化和制度化。這裡,首先就是如何防止黨的主要領導人的專制行為。這是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所特別強調的。在所有列寧主義政黨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防止黨的主要領導人的專制行為。這一點,鄧小平看得最清楚,因此他強調以集體領導為核心的黨內民主。然而,儘管鄧小平看到了這一點,他本人並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鄧小平之後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原因似乎很簡單,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同屬政治強人。政治強人之下很難有真正的集體領導。反過來說,在政治強人時代結束後,就必須發展出黨內集體領導機制。
要確立集體領導,胡錦濤領導層廢除了強人政治下一些非制度化(非正式)的政治機制,如夏季的北戴河聚會和並不規範的政治局會議。政治局會議現在不僅規範和正式化,而且也增加了透明度,對外公開每次政治局例會的主題。再者,領導人之間的分工也已經相當制度化。這些分工表現在黨務系統、國務院系統、全國人大系統和政法系統等之間。就是說,沒有任何一位領導人可以凌駕於各個系統之上,在各個系統擁有實質性權力。領導人能做的就是通過制度性機制對各個系統進行協調。為了集體領導,十七大也正式確定了實行黨委會常任制。這一新制度也是為了防止地方第一把手的腐敗。
無論是民主還是反腐敗,分權制衡必不可少。儘管鄧小平明確反對實行西方式的三權分立政治體制,至今中共也沒有說要實行這樣的體制,但對分權制衡對黨內民主的重要性,中共高層是有認識的。這些年來,司法和審計系統的權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前不久又設立了預防腐敗局。儘管在司法獨立的道路上,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個方向已逐漸明了。
由&ldo;上&rdo;到下,但並非個人
第二個方面就是黨內的選舉民主。民主政治不能簡化成為單一的選舉,但選舉的確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央委員的差額選舉已經推行了很多年,已經具備了自我生存的能力。這次政治委員實行推選制度也是一大進步。推選仍然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和自下而上的選舉不同,但這個&ldo;上&rdo;並非一個或者幾個主要領導人。或許在推選過程中,主要領導人仍有很大的發言權,但候選人必須符合一些客觀的標準並且得到其他多數中央委員(包括中央候補委員)的認可。中國這些年來的一個主要政治問題是高層缺少政治權威。領導層有很多很好的改革和政策動議,但下層往往執行不力。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中央決策缺少權威。一些政策不要說是缺少人民的基礎,甚至在黨的高級幹部中也缺少基礎。而推選制度有利於新當選的政治局擁有較為有效的政治權威。未來的領導層光有來自現存主要領導人的個人支持已經遠遠不夠,還必須得到中央委員會的集體支持。
無論是中央委員的差額選舉還是政治局委員的推選,都是一種有限選舉形式,但有限選舉在中國政治民主化過程的早期有其特殊的意義。在民主政治中,尤其是民主政治發展的早期或者不成熟的民主實踐中,最令人恐懼的就是那些蠱惑人心的政治人物,他們往往具有非凡的能力去煽動人們最不理性的一面,在其自身的私利最大化的同時把人民引向本來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個結局。這在西方發生過,例如德國的希特勒;在亞非拉很多發展中的民主國家,這種情況到今天仍在發生。對中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在民主化過程中,防止那些蠱惑人心的政治人物的崛起是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人民既不要非民主的專制,也不要借民主手段實行的變相的專制。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有限民主視為民主政治發展的有效途徑。有限民主至少可以在政治精英之間發展出一些必不可少的民主規範和行為準則。實踐多了,就會變成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有利於遏制蠱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